“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省会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入选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在我省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应更加重视战国中山文化的开发利用。”省政协委员,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省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曹郁建议,要让中山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将战国中山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成我省文化产业亮点。中山国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绚丽鲜明的中山国文化主要分布在石家庄的平山、灵寿一带,发掘出的中山国遗址出土文物达到19000多件。具有鲜明石家庄地域特色的中山国文化,正在成为燕赵历史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山古城遗址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各类资源,持续在文化传播、研学教育、文化电商等领域进行产业化开发,对加速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山国文化发展虽然取得诸多可喜成绩,但依旧存在群众对家乡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不强,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曹郁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地扶持培育中山国民俗文化新业态,结合文化乡村游览、战国特色民宿、农副产品加工及深度体验、传统手工作坊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广泛凝聚当地群众力量,将中山国文化的转化成果同人民群众的生活“融会贯通”,让群众共享中山国文化发展的红利。“基础设施弱、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同样亟待破解。”曹郁委员建议,应持续优化提升相配套的设施和各种公共建筑。充分利用科学手段,推进中山古城遗址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构建中山古城遗址文化数据库。
推进战国中山文化创意研发、生产制作、销售运营和监督管理全链条产业体系建设,广泛吸收乡村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擦亮中山文创产业的金字招牌。曹郁建议,加大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的力度,不断完善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配套设施,“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前完成了王厝墓展示区,要加快推进遗址公园挂牌,不断完善公园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基础公共设施布局,为中山国文化的蓬勃发展夯实基础。”“中山国文化别具特色,在新时代焕发着静水流深的魅力。”曹郁说,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继续积极探索中山文化与当代社会联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文化“破圈”,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